中國東南沿海的溫州,有座神奇而活躍的開放城鎮(zhèn),它叫柳市。
柳市不是市,而是一個鎮(zhèn),人們稱為“中國電氣之都”。這里云集著5238家高中低壓電氣企業(yè),20多萬產業(yè)人員,還有像蜜蜂一樣飛遍海內外的20萬供銷大軍。
柳市不像一個鎮(zhèn),卻是一個“市”,是中國最大的高中低壓電氣市場,年銷售額達480億元。前不久,它榮登“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個優(yōu)秀集體”英雄榜。
柳市盛興的奧秘在哪里?
創(chuàng)富動力興柳市
地處沿海平原的柳市人過去也過著貧苦的生活。常有人家將才十多歲的女兒“送”到山里,換得100斤地瓜絲。如今中國大名鼎鼎的企業(yè)家南存輝當年是靠修鞋謀生。他說,修一雙鞋賺三分、五分錢,心里很高興。
然而,柳市人不認命、不甘貧。就在“割尾巴”的年代,“致富欲”極強的柳市人在馬仁橋大隊陳慶瑤等創(chuàng)富先驅者的帶動下,找到了一條致富門路--低壓電器零配件。他們白天被責令到“打擊資本主義學習班”接受“洗腦”,晚上仍斗膽鉆到“地下工廠”偷偷摸摸干得歡。這里的低壓電器產業(yè)就這樣應運而生。
鄭祥清,是柳市不怕死的“掙錢明星”,號稱“線圈大王”。他很快蓋起了三層小樓,也引來“打擊資本主義工作組”的調查:“我們革命幾十年,還住的是小矮房,你蓋小樓的錢哪里來的?不打倒你打倒誰!”
1982年6月,他的問題升級為“經濟領域犯罪”,被捉進了“大牢”?墒,放出來后,鄭祥清還是鄭祥清;柳市人還是發(fā)瘋賺錢的柳市人。
當人們尚未清醒時,個體戶、私營主、電器城、家庭作坊、前店后廠、專業(yè)市場、十萬供銷大軍等等前所未有的創(chuàng)富奇跡,猶如爛漫的山花已在柳市遍地開放。
當人們熱衷于“資社之爭”時,一大批名不見經傳的柳市農民搖身一變,已用自己的勞動、智慧和冒險成為中國的創(chuàng)富精英。
打假打出新柳市
柳市的興衰,是一部柳市農民可歌可泣的創(chuàng)富史,也是一部可圈可點的打假史。1990年5月的一天,柳市鎮(zhèn)被釘在造假的恥辱柱上。
這一天,國務院辦公廳向全國發(fā)出一份文件,嚴厲批評樂清柳市鎮(zhèn)的造假問題。這就是轟動一時的“國辦29號文”。
原來,當初這個僅有13.5萬人的小鎮(zhèn)里,竟有7.8萬人卷入低壓電器生產、銷售的商海中。在那市場經濟混沌初開之始,成千上萬的農民拖著泥腿,帶著求富的渴望,從鄉(xiāng)村農田涌入家庭工業(yè)。求富的沖動中夾雜著唯利是圖、法盲無知、道德缺失、技術低下和無序競爭,派生出一個個無證、假冒、偽劣的“怪胎”。一些人只顧掙錢,用銅觸頭代替低壓電器的銀觸頭,產品壽命與安全性能與國家標準相差甚遠。礦山瓦斯爆炸,鋼鐵廠爆炸,死傷數(shù)十人,國家的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受到巨大的損失,由此驚動了國務院。
為此,國家6大部委聯(lián)合部署,調動省、市、縣三級機關、執(zhí)法部門上千人進駐柳市嚴厲打假。5個月內,1544家“前店后廠”被全部關閉;1267家低壓電器門市部全部關門;立案查處的案件上百起。
鐵腕行動打醒了柳市人。他們用了整整十年的功夫,端正心術,摒棄偷工減料惡習,舍得投巨資搞技改,走領證認證(生產許可證、防爆產品合格證和安全認證)之路。
2000年11月16日,一批十年前代表國務院下來打假的官員再到柳市,發(fā)出感嘆:打假打出一個新柳市。
如今,柳市電器創(chuàng)立了39個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,創(chuàng)取技術專利413項,獲得ISO-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(yè)337家,領得3C體系、美國UL、歐共體CE等認證5000多張,基本上家家企業(yè)執(zhí)有通往國內外市場的“通行證”。
楚漢相爭強柳市
說柳市,道柳市,離不開兩家領軍企業(yè)和領軍人物的“殘酷”競爭。這就是獨特的“柳市現(xiàn)象”。
上世紀80年代初,有兩個20歲出頭的同班同學在柳市低壓電器浪潮的沖擊下,一個從“修鞋匠”改行辦家庭工廠,一個從“縫紉師”轉行搞供銷。1984年,他們走到一起,各自投資1.5萬元,創(chuàng)辦了“樂清縣求精開關廠”。他們就是南存輝、胡成中。
隨著企業(yè)發(fā)展,兩人的經營思路發(fā)生了分歧。先是廠子“一掰兩瓣”分兩個車間,各管一攤;后是產品“一分為二”各拿一個;再后來“一母兩子”各辦一個分廠;最后是“一刀兩斷”各劃分廠,門戶獨立。1991年,形成了正泰、德力西兩大企業(yè)。
兩家新企業(yè)在較勁中誕生,也在相爭中成長。從第一天起,雙方就種下了“競爭的種子”。后來,他們逐步認識到,競爭好比一元錢的正反面,同是整體,互為依存。
1994年,南存輝的正泰率先跳出柳市專業(yè)市場,在全國各地建立起營銷公司和特約經銷處。德力西大受啟發(fā),緊步后塵效仿。于是,兩家爭相擴大“地盤”,還將營銷網絡擴展到歐洲、北美、南美、中東等海外市場,分別在國內外建立起2000多個和1600多個營銷網點,市場網絡覆蓋了全國所有的縣以上城鎮(zhèn)和城市。
南存輝坦誠地說,如果沒有胡成中,自己就會懈怠,就會失去壓力,也就沒有強大動力,這要感謝德力西。2001年,德力西為了技術創(chuàng)新在全國民營企業(yè)率先建立博士后工作站,通過提供場地、設備、資金等,為博士后創(chuàng)造高、中、低壓電氣技術研究平臺。由此,多項技術研究課題達到了國內最高水平和世界先進水平。2006年,又建立了國家級技術中心,獲得130項技術專利。
正泰思路大開,不甘示弱。2007年,他們也在上海生產基地建立了國家級技術開發(fā)中心,在北京、美國硅谷和德國設立研發(fā)站。每年不惜撥出年銷售額的3%至5%用于科技開發(fā),建起國際一流的高中低壓電氣科研開發(fā)基地和國家級檢測、計量中心。并與國內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,建成開放式的信息網絡和技術開發(fā)體系。從而先后開發(fā)了100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新產品,國家和省級重點新產品200多項,達國際先進水平30項。
更有趣的是,德力西為顯示質量“牛氣”,產品上天打入“神五”“神六”“神七”電氣系統(tǒng)。正泰與之“頂!,產品“入地”打入雅典和北京奧運會電氣系統(tǒng)。
柳市鎮(zhèn)委書記連新良說,正泰與德力西“白熱化”的競爭有很強的示范效應。它不僅有力地促進了雙方做強做大,而且從各個領域給柳市廣大企業(yè)提供了成功的借鑒,帶動了整個柳市高、中、低壓電氣的興旺發(fā)達。而柳市的突飛猛進,又推動了中國整個高、中、低壓電氣產業(yè)的進步。 新華網杭州12月16日電(記者張和平)